新闻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新闻  >  正文

这个假期不休息——记忙碌的商洛学院人(二)

发布时间:2014-09-03 点击数量:

抖擞精神莫为难

暑期以来,高温少雨,酷热难耐,为更好地完成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各项工作,艺术学院全体教师保持着艺术人不怕苦、不怕累、敢打硬仗的工作作风,用自己的辛勤努力完成着一项项评建资料的准备工作,为明年我校的本科教学评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统一认识,全员参与。自我校本科评估工作启动以来,艺术学院领导充分认识到了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各类文件、会议宣传、指标体系解析,使学院全体教师对评估工作认识从模糊到逐渐清晰,认识到这是关系到我校发展前途命运的一件大事,也是涉及到每一位教师个人切身利益的大事,使大家思想得到了高度的统一,自觉地投入到了该项工作中来。

精心部署,责任到人。评估工作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单靠某个人或某个部门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针对这一问题,艺术学院经过精心部署,在7月初召开全院教师大会,分管教学副院长对评估任务做了具体解析,把任务落实到人,力争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使下一步的工作有了良好的开端。

突出重点、提高效率。7月份,工作重点放在了2013、2014届学生毕业论文复查、质量分析,本学期试卷复查、质量分析,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微调,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完善及评建材料整理归档上。集中精力对2013、2014届学生的毕业论文查漏补缺,对论文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校改,小到标点符号不规范,大到争端文章的反复,都不放过;认真查找试卷批阅中的不规范、检查装订合不合要求、把评建材料统一归档,一丝一毫,力争不留后遗症。

进入8月份以来,工作重点则转向9月上旬的诊断评估工作上。各系所有同志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备课、说课、听课,规范教案书写,通过“公开课”和“示范课”等形式进行互听试听课,修正问题,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为诊断评估做好准备,以较高的质量完成了2014年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采集工作。

团队协作、攻坚克难。评建工作要凝聚集体的智慧,艺术学院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对工作中出现的棘手问题集思广益,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办法解决。如在院部定位、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思路;各观测点综述材料撰写和近期巡视组在检查中的反馈意见等问题,艺术学院通过召开会进行研讨,广泛征求教师意见,攻克了一个个难关。

团结就是力量

今年暑期以来,我校各职能部门和教学部门均进行着繁忙紧张的迎评促建系列工作。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在人员有限、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发扬吃苦奉献精神,不畏炎热酷暑,在院领导班子的合理部署和全面协调下,上下齐心、全力以赴,如期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

学院领导统一部署、安排到位、措施得力,确保各项工作责任到人,落到实处。工作伊始,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员工会议,就近期安排进行了详细说明,工作任务明确到了每一天和每一项,分阶段完成。在完成过程中,明确职责,不留死角,保质保量。

7月12-15日,主要围绕2014年上半年125本4251份考试试卷的评阅、分析、装订、登录成绩展开;7月16-19日,主要围绕2014年上半年37门课程的作业与教案、实验课程的实验记录和报告、认知实习及实训总结归档、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教学大纲修订安排等工作展开;7月20-7月23日,主要围绕2013届和2014届共计364份本科毕业论文系列资料的整理归档展开。

8月15-20日,主要围绕2013年度两学期共计235本考试试卷的检查整理装订、各位任课教师教案及作业、实验课程的实验报告、认知实习、课程设计等资料的整理检查展开;8月21-8月30日,主要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定稿、建工学院教学管理制度汇编成册及备好本学期2/3课程量教案等展开。在完成上述工作任务的同时,院领导班子一直进行着诊断评估相应资料的搜集、整理和规范工作。

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员工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团结协作,是本阶段工作顺利完成的中坚力量。地理系全体教师在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调整和资料归档、期末试卷检查整理、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修订等各项工作中,齐心协力、高效有序;城乡规划系全体教师在专任教师人员紧缺、工作量繁重的情况下,超负荷承担着本系近两年139名学生的毕业论文资料整理和39门3672份试卷的检查、整理归档,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修订等工作;建筑工程系教师总体比较年轻,刚担任系主任时间不长的张家荣老师通过集体开会研讨、个别同志交流等方式将大家团结起来,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建筑工程系年轻教师黄向向,在碰到具体工作问题时,积极主动请教年长教师,经常在完成自己工作任务的同时,帮助其他教师完成相应工作。

实验室建设方面,为了使实验教学进一步规范化,几位实验室主任设计制定了实验申请审批单,完善了实验记录表,收集了近两年的课程实验报告,整理归档;几位辅导员同志,整个暑期将近两年的学风建设和学生工作资料进行了分专业、分类别的整理归档工作,并按照学校招生就业处的安排,进行了毕业生就业回访工作,在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同时,拉近了毕业生与母校的距离,扩大了学院和学校的宣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督促进度、逐人检查、加强管理,是本阶段工作顺利完成的组织保障。在各项任务完成过程中,院领导时常与各位系主任协调沟通,询问工作进度,解决突发问题。通过查询各位任课教师课表,掌握每位教师的具体任务。到了阶段完成时间,一一落实,认真检查。完成的同志开始下阶段工作,未完成的查找原因、限期整改。通过逐人逐项的检查方式,加强管理,分解任务,做到各项工作的量化和细化。

暑期迎评促建工作虽然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接近尾声,但城乡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员工依然继续勤奋努力工作,全力准备迎接省教育厅专家对我校的巡视诊断,为明年我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做好准备。

团结奋进 众志成城 扎实推进迎评促建工作

今年暑期是我校迎评工作关键时期。按照学校暑期评建工作安排,语言文化传播学院于2014年7月14日召开了迎评工作推进会,就进一步做好暑期评建工作提出严格要求,要求全院教师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强化规范,提高效率,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切实做好做实暑期评建工作。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院上下齐心协力,积极备战,语言文化传播学院评建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实效。接到《商洛学院暑期评建工作安排》后,语言文化传播学院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对每项工作进行研究,制定任务分解表,明确责任,形成了有组织领导、分工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工作过程中,院党政领导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教师,将全体教师的思想统一到学校的工作部署上来,集中精力,狠抓落实,努力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院领导班子及时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做到不让教师走弯路,避免重复返工。

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全力以赴。根据学校及学院的安排,各系部分别组织召开了工作部署会,并深入、彻底检查了近三学期试卷出题质量、批阅质量情况,开展了近三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记录表、毕业论文正文、答辩记录表等11项材料复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整改。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对3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微调,重新构建了理论、实践、素质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为配合2014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组织教师对2014版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

为使各项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面对大量细致而繁杂的工作,语言文化传播学院全院教师精诚团结,不辞辛苦,通力合作,刻苦攻关,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任劳任怨、默默奉献,表现出了顾全大局、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由于这些点滴的努力,顺利完成了大量繁重而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确保评建工作目标圆满完成打下了良好基础。

语言文化传播学院全体教师也将以更加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加倍努力,勤奋工作,为我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全力以赴、团结奋进!

规划为发展 交流赢未来

今年3月,在学校新一轮机构调整改革中,校发展规划与合作交流处正式成立。新工作、新任务、新挑战竭尽全力,定计划、写方案、细总结一丝不苟,广交流、重合作、谋发展兢兢业业,处处可见繁忙的身影。

“姑娘,你走慢些,别着急”,没错,这正是发展规划与合作交流处穿梭于校园、往返于城际间赵子越老师的生动写照。赵子越2012年毕业于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2014年5月调入发展规划与合作交流处,主要负责外籍教师管理、国际合作与交流、港澳台事务办理等项目。她工作态度认真,责任心强,积极解决工作上的难题,办事效率高,入职后,根据学校长远发展要求及领导指示,积极拓展国内外合作与交流项目,先后促成我校与台湾南开科技大学、台湾东方设计学院及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等三所国(境)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备忘录,打破我校国(境)外合作办学零的记录;组织首批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3组16人次,通过一个半月的时间努力完成了其他院校5个月才能完成的赴国(境)外交流学习任务。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但赵子越老师任劳任怨,一心把学校工作任务放在第一位;暑假期间,她放弃休息时间,往返于城际之间,向省教育厅、省委、省政府、省外专局、省外办等多部门投递、上报文件十余份,为的是能够保质保量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为我校师生争取更多赴国(境)外留学机会;根据工作安排,赵子越多次协调组织对外籍教师住房、办公设施的检查、维修工作,对外籍教师提出的意见认真对待、解决,获得了外籍教师的一致肯定,他们纷纷表示愿意协同发展规划与合作交流处共同搭建与国(境)外合作办学的桥梁。

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校发展规划与合作交流处着眼于学校全面发展规划,从办学定位拟定方案到基础建设详细规划,密切协调,着重实践,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以秦岭现代中药资源和绿色食品开发利用,秦岭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贾平凹研究、秦岭画派等地方文化研究为特色的应用型大学。立足商洛,面向地方,服务基层,努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文化引领和科技服务。与此同时,发展规划与合作交流处大力开展国内外合作交流项目,引进国际一流人才,为提升我校合作交流办学能力、提高师生外语掌握能力铺下前路。

加强校地合作 服务地方教育

2014年,我校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合作力度,在商洛市教育局、商州区教体局、洛南县教体局紧密配合下,申报并获得了18项“国培计划”和省级培训项目承办权,在培训学科和培训人数上,均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列,项目数也是我校自2010年以来承担“国培计划”和省级培训项目最多的一年。其中,我校与商洛市教育局、洛南县教体局、商洛市小学、山阳县城区第二小学、商州区中学、丹凤县龙驹初级中学、洛南县城关中学、商南县幼儿园联合承担的项目达到14项。

暑假期间,继续教育学院明确指导思想,坚持培训理念、确定培训目标、细化工作任务,把专家团队的组建、培训课程的设置、训后跟踪指导、凝练特色与创新作为暑期工作的重点,先后多次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对培训方案进行了论证和修订,通过省市多渠道联系和组建专家团队,与各培训机构进行经验交流、提炼培训特色与亮点,努力打造“商洛学院培训模式”。

8月27日,2014年陕西省“国培计划”和省级培训项目启动会召开。我校在2013年“国培计划”和省级培训项目的实施中成效突出、学员满意率高、培训特色鲜明,被省教育厅指定作为高校培训机构的代表进行经验交流。我校严谨的工作作风、科学的培训方案、鲜明的培训特色给参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获得了一致好评。

同时,我校在暑期承担了商州区2014年暑期中小学校长管理能力提升研修项目和洛南县校本研修实验区中小学校长管理能力提升研修项目。研修班于8月17日开班,21日结业,历时5天,共培训来自商州区和洛南县的中小学校长238人,实现了商州区中小学校长的全员化培训,也是商州区近年来干部培训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培训。在项目开班典礼上,校长刘建林和商州区区长张国瑜出席并讲话,他们一致认为,要进一步增强双方合作的力度,拓宽合作空间,充分利用双方的教育资源与特色,促进商州区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加快推进商州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此次培训班的举办,标志着我校与地方政府的联系日益密切,合作空间一进步拓宽,交流协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为了扩大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办学规模,继续教育学院全体人员暑期顶着烈日炎炎,奔赴商洛各县(区)进行成人学历教育招生宣传,发放招生宣传资料3000余份;制作了招生宣传专题片,在商洛市城区83辆公交车视频滚动播出;在商洛电视台和商洛新闻网进行专题宣传;在商洛日报刊登宣传公告,热情接待学员电话咨询和来访,向学员详细解读政策。

苍天没有给我们什么独得之厚,我们的每一步前进,都必须付出通宵达旦的艰苦劳动和霜晨雨夜的冥思苦想。在新学年,继续教育学院将秉承作风严谨、认真细致、热情服务的工作态度,为我校与地方基础教育的共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但全校上下所有人在暑期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仍然历历在目,萦绕在心,难以忘怀。我们相信,这段艰难困苦的历程、奋力拼搏的时光将成为一段美好的回忆,永远铭刻在商洛学院人的心中!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虽然全校的迎评促建工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后面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

宏伟蓝图已绘就,奋发有为正当时。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学年的号角已经吹响,无论是教学岗位的千斤重担还是行政工作的艰辛繁苦,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还是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担落在我们每一位商洛学院人的肩上,可谓任重而道远。回首过去,我们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商洛学院全体教职工们,让我们带着激情和梦想整装出发,携手并肩,勇往直前,为把我校建成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文∕彭丽娟 祁志华 张红侠 陈炜 张浩 李娜 编辑∕彭丽娟)